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,可是身体却显然大不如前了,尤其是我们的脾胃。如今,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胃病大国了,因为在全球5亿的胃病患者中,我们国家就占了1.2亿。可以说是极其需要引起人们的警惕的。
在中医学中,讲究望闻问切,很多疾病可以通过观察身体的表现(肤色、五官、生活状态)看出来,脾胃问题也是同样的。参照以下六个方面,自查一些脾胃的好坏吧!
脾胃好不好可以从六方面自查:
一、脸色是否发黄?
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,可能是脾虚,主要表现为吃饭不香、饭后肚子发胀、有腹泻或便溏症状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脸色就会逐渐变成“萎黄”,即脸颊发黄、消瘦枯萎,这是因为脾的气和津液都不足,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营养造成的。
二、口唇是否无血色、干燥?
脾胃很好的人,其嘴唇红润、干湿适度、润滑有光。反过来说,如果一个人的嘴唇干燥、脱皮、无血色,就说明脾胃不好。
三、鼻头是否暗淡?
用手摸摸鼻头会发现有一个小坑,以小坑为中心,周围就是反应脾脏生理功能、病理变化最为明显的区域。如果鼻头发红是脾胃有热证,表现为特别能吃,但吃完容易饿、消化吸收不好、口苦黏腻等。
四、精神状是否不佳?
脾胃运化失常,容易导致健忘、失常、心慌、反应迟钝等。相反,脾胃健运,能让大脑得到滋润,就会神清气爽、精力旺盛、思考敏捷。
五、是否便秘?
正常情况下,人喝进去的水通过脾胃运化,才能成为各个脏器的津液。如果脾胃运化能力减弱,就会导致大肠动力不足,继而造成功能性便秘。
六、睡眠是否不好?
古语讲,“胃不和,卧不安”。脾胃不好的人,睡眠质量也会降低,出现入睡困难、惊醒、多梦等问题。
养脾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,需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保健常识!
健康的生活习惯:
习惯一:11点前要入睡
有规律的生活作息,是养胃的关键和基础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,你的胃就会运转正常。每天让它按时接受定量的食物,它工作起来也会规律。
现在多数年轻人都有熬夜的坏毛病,晚睡晚起,吃夜宵、不吃早饭,长期如此就会熬出胃病。所以养胃的第二步就是改掉这些坏习惯,保证每天晚上11点前入睡,早上吃一个元气满满的营养早餐。
习惯二:每天步行30分钟
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,加强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,还可增加呼吸的深度与频率,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的活动,从而对胃肠道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。
建议:参加太极拳、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运动。
刚开始锻炼时,运动强度宜小。如采用速度缓慢、全身放松的步行,可步行两千米左右,时间每次20~30分钟,改善胃肠功能,对消除腹胀、嗳气,促进溃疡愈合有一定作用。
习惯三: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
人愤怒、怨恨或焦虑时,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;人悲伤、沮丧或忧郁时,胃就变得苍白,胃液分泌不足,活动也减少。中医也认为,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,进而会影响脾胃。学会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。
习惯四:一日三餐要规律
暴饮暴食、“饥一顿饱一顿”等不规律饮食会增加慢性胃病的风险。无论是就餐也好,饮水也好,都讲求一个规律。如果经常吃饭不规律,食量必然会时大时小,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,导致胃出现胃溃疡、胃炎、消化不良等疾病。
健康的保健常识:
1、揉揉肚脐,健脾和胃!
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,另一手按手背,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,每次约5分钟,每日1~2次。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,上下来回搓动,搓至发热为止,胃胀、腹痛的人可以试试,每日2~5次。此法能温阳散寒、补益气血、健脾和胃、消食导滞。
2、按足三里,强壮脾胃!
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约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,常敲足三里穴可增加胃肠蠕动,强壮脾胃。中医五行学认为,脾胃属土,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上的土穴,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。
真正想要养胃的人,不能错过一款养胃茶!沙枣辣木叶茶是很多人都喜欢喝的一种茶,不仅口味清新,而且还有养胃的功效。
沙枣辣木叶茶中的成分如沙棘、辣木叶、丁香、肉桂、茯苓、山药等都有养胃的功能。每天能够用这些成分泡水代茶饮,坚持一段时间,胃寒、胃胀、胃痛等胃不适的症状就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