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昨日召开的“新华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(2015)”发布会上,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最新版图揭晓:纽约、伦敦占据前两位,新加坡取代东京挺入三强,上海、香港并列第五。
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要素在全球重要节点城市流动与集聚的结果。近五年来,中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,金融开放力度持续加大,国际金融中心全球地位也稳步提高。其中,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中的排名由2010年的第八位逐步上升至2015年的第五位,一直保持稳定向好态势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在成长性指标上,上海连续多年处于第一位,是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最具成长活力的金融中心城市。报告认为,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迅速崛起,正为全球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调控贡献力量。
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版图中地位的提升,主要源于“十二五”期间,上海瞄准世界一流国际金融中心,加快提升金融创新能力,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。
上海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已取得了成效:黄金国际板和沪港通已于去年启动,其中沪港通总成交额已近2万亿元;中欧国际交易所已于今年11月正式开张;沪伦通试点也正在研究推进。
在金融要素集聚方面,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入驻上海,包括金砖银行总部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二总部纷纷落户上海;华瑞银行、上海人寿等一大批民营金融机构相继开业,进一步促进了上海金融要素的完善。
报告指出,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在亚洲乃至全球金融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,有效维护和促进了全球金融稳定发展。在综合排名前十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当中,来自中国的金融中心城市占据三席,分别为上海、香港和北京。
“大数据时代,国际市场正从流动性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,创新作为实体经济的灵魂,决定着国际金融中心实体的未来走向。”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伟表示,“因此,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应紧抓互联网思维新理念,通过不断创新来引领金融中心发展。”
发表评论
Copyright © 2006-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